四國精神的發祥地・四國:善通寺
2021.02.26
四國遍路,是源自於1200年前以上由空海(弘法大師)所巡禮的88所寺廟。
相傳四國遍路可除去不安,亦是,重新尋回自我的旅途。
世界各地有許多遊客,都想來一場探尋故事及傳說起源之旅。而邁向精神發祥地之旅,有時與深厚的信仰有關。
就如同數百萬人為了要膜拜穆罕默德而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,印度教徒前往毗濕奴的聖地北阿坎德邦,耶路撒冷的哭牆是猶太教的聖地,印度阿姆利澤的金廟是錫克教徒的聖地般,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家,著迷於文化傳說、精神教誨與口述的魅力,最終,自己也被歷史的精神世界所吸引,從而開始準備尋找自我之旅。
四國是弘法大師—空海的故鄉,善通寺則為弘法大師的誕生地。許多遊客均會到訪四國巡禮的朝聖地—善通寺,以表敬意。
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中,1〜88處名剎均與弘法大師有很深的淵源。弘法大師出生於善通寺,是第75番札所,或許大家會認為此數字很奇妙,但朝聖之行從德島開始,經過高知、愛媛,最後到香川,連結四國各縣而成一「円」,與編號並無太大關係。朝聖方式並不需要按照編號行進,從遠方來者,亦可先從善通寺開始巡禮。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中,有隱藏在山丘中或山頂上,也有的在海岸線及河川旁,或是藏身於竹林裡的寺院,都是相當值得造訪之地。
善通寺內清潔且保有莊嚴樸質之美。進入正門後,右側有座以櫸木建造的五重塔,左側則是古代的樹木林立,兩處均為強烈的能量景點。五重塔自古以來經歷過多次重建,懸吊的主梁為特殊構造,即使在多地震的日本,也能保持其安全性。塔上雕刻了神話中獨特的生物,恭奉坐鎮於四方。
左側為樹齡上千年的兩株巨大樹木,中間有間參拜用的小祠廟。巨木後方有座三帝御廟,祭祀著三位天皇,為善通寺市指定文化財。再往裡走,可見呈現出悟道表情、深悟涅槃的「羅漢」們,以各種姿勢及表情站立著。
接著,步伐向前邁進,可以看到前方的正殿。在洗手處漱洗之後向正殿前進,點明燈及香、添香油錢、讀經、祈福,為重要的人祝禱,思念某人,下定自我決心,每個人都有想要表達的不同意念。
寺院裡設有稱為「宿坊」的宿舍。在榻榻米上鋪上棉被,全新感受只有在此可以體驗得到的純樸空間。早晨可參加與僧侶們共同祈誦的早課。寧靜的早晨,鍾聲繚繞,空氣中飄浮著香的味道,誦經聲在空中迴盪。單手拿著數珠,邊心中默禱也不錯。
早課後可享用素食餐;另可在空海誕生之地上,透過體驗聲音與香氣的結合,感受從「現代」到「古代」,猶如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時光之旅。
此外,在御影堂的地下有條無光之道,可參加堂內的「戒壇繞行」,狹窄陰暗的地下道中祭祀著多尊佛像,猶如守護並指引參拜者開悟。在黑暗中將手放鬆,沿著順路行進,就像打開執著的心,放下一切,往前邁向人生的每一步。突破黑暗,再次回到地面,心情與耀眼的陽光同時放鬆,似乎也感覺開悟了。
通過黑暗,重新回到御影堂的地面時,在現實世界裡,執著的心或許已被解放,而感受到心情輕鬆。回到寺內,想著前往全新的精神境界,準備好開始自我巡禮了嗎?走過善通寺,四國片路之旅才要開始。
在四國還有很多未知的發現及體驗。
四國的遍路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宗教朝聖有相當大的不同,大多數的宗教朝聖是從某個地點開始旅行,連結目的,往該方向探索前進,並在目的地結合旅遊。但是,四國遍路的發展猶如年輪般向外擴張,與歷史、文化、傳統不斷重疊,成為厚實的圓輪。四國遍路的朝聖者即使走過1〜88番札所,仍有許多人重新再走,而且走得更深、有更多的發現及學習。各寺院雖有編號,但不論從哪個寺院開始,只要深化學習即可,各種學習及自我發現之旅將永遠持續著。